
申请银行贷款,尤其是房贷,可能是买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。银行如何评估你的贷款资格?审批时有哪些关键点?为了让过程更顺畅,今天就来聊聊贷款审批需要注意的事项,还会穿插一些实际例子,助你轻松上车!

1. 信用分数:你的“贷款名片”
银行会通过你的信用分数(Credit Score)来判断你是否值得信赖。一般来说,分数越高,贷款越容易通过,利率也会更优惠。
✔️ 注意事项:
保持分数在 680以上,虽然部分银行接受低于这个分数,但条件会更苛刻。
别频繁申请新信用卡或贷款,因为这会拉低分数。
确保按时还款,逾期记录会让银行产生疑虑。
实际案例:小张信用分数740,但因几个月内申请了三张新信用卡,导致审批时被要求提供额外的收入证明。
2. 收入与负债比:用“钱”说话
银行想知道你是否有能力按时还款,所以会计算你的收入与负债比例(Debt-to-Income Ratio, DTI)。
✔️ 理想范围:一般来说,DTI应低于 44%,部分严格的银行可能要求不超过40%。计算方式:
DTI=每月负债总额每月总收入×100%DTI=每月总收入每月负债总额×100%
实际案例:小李每月税前收入 $6,000,每月负债(车贷+信用卡)$2,400,DTI高达40%。银行认为她的负债偏高,建议她提前还清部分车贷后再申请。

3. 储蓄与首付:稳健的财务基础
银行会考察你的储蓄习惯,以及你能拿出多少首付。加拿大的大部分贷款都需要至少 5%-20% 的首付比例,首付越高,银行越安心。
✔️ 提示:
确保首付金额已存入银行账户,并留有一定的“过渡资金”(Closing Costs)。
如果首付来源是父母赠与,需要提供赠与信(Gift Letter)。
保持存款稳定,避免突然大额转账,因为银行可能要求解释资金来源。
实际案例:小王刚收到父母赠与的 $50,000,但未及时提供赠与信,审批被延迟一周。
4. 就业与收入稳定性:别轻易跳槽!
稳定的工作是贷款审批的一大保障。如果你是全职员工,银行通常要求你提供至少最近两年的收入证明。如果你是自雇人士,则需要提交两年的报税记录(Notice of Assessment, NOA)。
✔️ 注意事项:
避免在贷款审批过程中换工作。即使新工作收入更高,银行可能会认为你缺乏稳定性。
自雇人士需确保报税记录中显示的收入足够,而不是“避税式”收入。
实际案例:小陈刚换工作,尽管新薪水增加了 $10,000,但因试用期未满,贷款申请被暂时搁置。

5. 预审批信:先拿“绿灯”再看房
银行预审批(Pre-Approval)能让你清楚自己的预算范围,同时在竞价时更有底气。
✔️ 如何获取?
提交收入证明、税单和信用报告,银行会根据你的情况给出贷款上限。
注意:预审批并不等于最终审批!贷款利率可能因市场变化有所调整。
6. 小细节别忽视:少犯低级错误
共同申请人问题:确保共同申请人的信用状况良好,避免拖后腿。
不乱动信用记录:不要在申请期间申请新的信用卡、增加贷款或大额消费。
实际案例:小赵在房贷审批期间买了一辆新车,导致负债增加,银行重新评估后降低了贷款额度。
小Tips:冬季贷款小优势
在渥太华等地区,冬季买房和贷款往往有意想不到的好处——房价更亲民,竞争较少,贷款利率谈判空间更大!这也是个捡漏的好时机。
总结:稳中求胜,步步为营
银行贷款审批就像是一场马拉松,比拼的不只是速度,还有你的规划和稳定性。提前准备好信用、收入和首付材料,保持财务状况良好,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。如果你有更多关于贷款的问题,欢迎随时联系我,我们一起打造你的购房计划!

免责声明:本文仅为分享个人经验和知识,不构成任何专业建议。请根据自身情况咨询专业贷款顾问或银行代表。